甘肃是汉族的传统聚居地和发源地之一,古属雍州,是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与蒙古接壤,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历史悠久,地域辽阔,风景秀美
火烧子是泾川独有的特产,全国各县当无二家。做法是:将上等麦面和好,每斤面加大油二两,揪成剂子擀圆,擦上大油,再将面拉开卷起,卷起拉开,揉圆,放入葱花、大油、调料包好压扁,入鏊,约半小时即成,还有的包上糖馅,如法制作而成。
‍麟游血条面有着它独特的地方风味,它是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麟游人招待亲朋好友的风味食品。千百年来,在麟游境内流传不衰。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地道的麟游血条面只有在农村逢年过节或婚丧嫁娶时才能品尝到它的美味。血条面制作讲究,风味独特,其具体作法是,取新鲜猪血或羊血,加盐后反复搅拌,使血不再凝固,然后用细纱网过滤,取缔杂质,放干细调料若干。另选精细麦面粉,用过滤好的血浆和面,或人擀或机压成薄面片,用大油擦遍,切细,上笼蒸熟,晾干保存,类似于现在的方便面。吃时,用五香调料、葱花、蒜苗、鸡蛋饼、木耳、
静宁大饼是采用传统工艺烤制而成的一种便于携带、有独特风味的食品,以色泽细白透黄、脆酥醇香,久放不馊,入口生津的独特风味闻名陇上。它外形圆,有大、小之分。大者如盾牌、小者如银盘,饼面旋有三道箍纹,饰有“一串龙”、“一朵云”、“一枝花”等图案,精致美观、雅丽动人,不要说是吃,就是看一看也是一种艺术享受。 以“翟记”“吴记”“党记”为代表的传统“静宁大饼”1994年平凉崆峒旅游节被评为“名优食品”。同年中央电视台《旅游家》栏目组以“全国百家名优小吃‘静宁大饼’”,拍摄专题片在中央二台播出;2001年《正大综艺》
静宁烧鸡是甘肃省静宁县的名食,亦称静宁卤鸡,它以形色美观、鲜嫩味美、外表晶亮、囟色褐红、肉香味厚、爽口不腻,驰名甘、陕、宁等省(区),是西兰公路上过往旅客争相购买的风味食品。或路途食用,或馈赠亲友,莫不为人称绝,既是筵席美餐,又是滋补佳品。人们形容“闻香千里外,味从鸡肉来。”具有近百年的加工卤制历史。
罐罐蒸馍是面粉和后经反复揉搓,回饧做馍。皮薄层多,硬而有韧,凉食酥而不粘,后味香甜,耐于久贮。罐罐蒸馍酥软可口,醇香味长,热柔冷酥,具有长期存放不霉、不馊、不变味之特点。用开水浸泡,如棉蕾试展,白莲初绽,其味不减,是旅途必备之佳品。 罐罐蒸馍,一个个皮儿透亮,雪白鲜嫩,最为人称道。
静宁苹果产于甘肃省静宁县。静宁县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适合种植苹果。静宁苹果以色泽鲜艳、个大形正,果面光洁、质细汁多,酸甜适度,口感脆甜、硬度强、货架期长、极耐储藏和长途运输而著名。据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糖酸比、Vc六项理化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内优质苹果标准,尤其是抗坏血酸的含量高达9.32mg/100g。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静宁苹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牛心杏,甘肃省灵台县传统的特产水果之一,因其外形象“牛心”而得名,又名“灵台大杏”。灵台发展历史悠久,优越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对大杏生产非常有利。
“平凉金果”系指产于甘肃省平凉市的苹果。平凉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生产最佳适宜区,其纬度、海拔、年均气温、昼夜温差、降水量以及年平均日照时数等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果品生产。所产的“平凉金果”红富士系列苹果个大、色艳、硬度大、糖份高、无污染、耐贮存、货架期长,深受广大客商和消费者青睐。
甘谷县是中华县制肇始之地,有“华夏第一县”之称,文化积淀十分深厚。甘谷县民间手工艺制品素来享誉陇上,手工缝制的麻鞋、草鞋等,就是当地民间工艺品的典型代表。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许多传统工艺品的制作均面临技艺失传的窘境。
天水漆雕工艺历史悠久,是中国雕漆工艺中一个出类拔萃的品种。以选料严格、工艺精湛、造型奇特、图案古朴、漆质坚硬、漆面光亮、耐酸耐碱耐高温,即可观赏又可实用的特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豌豆糕,清凉下火,爽口绵甜,是夏季去暑的冷食,是太原市时令小吃之一。
千年古镇石港,有种传统的应时茶食,名叫窨糕。说它传统,据石港九如斋茶食店的后代回忆:他祖上为避战乱,从镇江搬来石港从业已150多年了;说它应时,是指每年从惊蛰至立夏供应近两个月,过了立夏市场上就没得供应了。
Copyright © 悦享伴旅网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