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定陵
暂无评级地址: 暂无
开放时间: 暂无
更多热门城市
景点介绍
定陵,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10公里的大峪山下,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座按计划发掘的皇陵。明定陵建筑精巧雄伟,为中国历代皇陵之冠,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之瑰宝,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陵园始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万历十八年(1590年)落成,建筑规模宏大,用材考究。明楼、宝城、陵门等主要建筑历经400余年至今保存完整。
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发掘定陵,1957年打开地官,出土文物近3000件,1959年9月30日在定陵原址建立了博物馆,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定陵地下玄官,殿室分布仿皇官内廷“九重法宫”格局,由前、中、后、左、右五座石结构殿宇组成,其顶部均为条石拱券,断面呈尖顶、两弧相交的“锅底券”形制。地下玄宫高大恢宏,五殿总面积达950平方米,其顶高最高处达9.5米。五座石殿共设七座石门,其中前、中、后三殿石门制作极其精致。三门之前均有随墙式白石门楼。门券之内设对开门扇,门扇上雕刻铺首衔环及乳状门钉。门钉纵横九九分布,用以显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了让门扇开启自如,门扇被设计成门轴一端较厚,铺首一端较薄。门轴下端也采用半球形状。合理的构思设计,使重约4吨的门扇开启十分省力。
从定陵出土了丝织匹料、帝后冠服、首饰以及金、银、铜、锡、玉、琉璃等珍贵文物近3000件,其中金冠、凤冠、乌纱翼善冠、冕冠等均为首次出土。定陵出土的文物为研究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帝后的丧葬、冠服制度等诸多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实物和科学依据。
陵园始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万历十八年(1590年)落成,建筑规模宏大,用材考究。明楼、宝城、陵门等主要建筑历经400余年至今保存完整。
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发掘定陵,1957年打开地官,出土文物近3000件,1959年9月30日在定陵原址建立了博物馆,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定陵地下玄官,殿室分布仿皇官内廷“九重法宫”格局,由前、中、后、左、右五座石结构殿宇组成,其顶部均为条石拱券,断面呈尖顶、两弧相交的“锅底券”形制。地下玄宫高大恢宏,五殿总面积达950平方米,其顶高最高处达9.5米。五座石殿共设七座石门,其中前、中、后三殿石门制作极其精致。三门之前均有随墙式白石门楼。门券之内设对开门扇,门扇上雕刻铺首衔环及乳状门钉。门钉纵横九九分布,用以显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了让门扇开启自如,门扇被设计成门轴一端较厚,铺首一端较薄。门轴下端也采用半球形状。合理的构思设计,使重约4吨的门扇开启十分省力。
从定陵出土了丝织匹料、帝后冠服、首饰以及金、银、铜、锡、玉、琉璃等珍贵文物近3000件,其中金冠、凤冠、乌纱翼善冠、冕冠等均为首次出土。定陵出土的文物为研究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帝后的丧葬、冠服制度等诸多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实物和科学依据。